首页 > 作品展示 > 走近少为人知——“天籁之音”的守护者
走近少为人知——“天籁之音”的守护者 /1P

金秋十月,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汊河镇徐集村这个偏僻的小村庄,被金黄待收的稻田包围着。远离城市喧嚣的徐集村,有个10余人组成的民间排箫传统制作技艺团队,默默守护、传承、创新——中国这一古老乐器的传统制作技艺。 该团队的发起人李欣介绍,制作一支中国的传统排箫,对制作技艺要求非常高,不仅需要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,更需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和耐性。一批采收的新竹,要放置三年后,再经过这些民间匠人之手——筛选、烤直、去竹皮、配竹管、粘竹管,再到加固、打磨、调音等10多道缜密工序,半个月左右,一支精美“穿越”而来的复古排箫现身眼前。经过近20年的坚守,这支民间匠人由最初的一两个人发展成10余人团队,集产、学、研一体的专业排箫机构,让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了解中国排箫悠久的历史文化,重新喜爱上赋予“天籁之音”美誉的这一古老的民族音乐艺术。 据史料记载,中国是排箫的发源地。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排箫,是距今3000年的中国西周初期的骨排箫,今存最早的两支竹质排箫出土于战国曾侯乙墓,距今已2400多年。排箫的音色纯美自然,它那空灵飘逸又极富神秘色彩的优美音色,人们习惯把它赞为“天籁之音”。然而,中国排箫的发展史是一部断代史,排箫吹奏在清朝中后期就逐渐衰弱,吹奏技艺没有承传下来。 如今,古城扬州这些民间匠人、排箫音乐爱好者正力图恢复、创新、发展传统的排箫制作技艺,用执着的行动诠释着大国工匠精神。

  • 作品编号:249822
  • \
  • 作者:tpzh
  • \
  • 图片数量:1P
  • \
  • 2019-10-12发布
  • \
  • 238浏览